
[导读]2021高考作文解析及(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1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 篇一汉字写“人”的启示
作者:叶海声
汉语书法的训练中,描红写“人”字是最常见的训练。练写“人”字的过来人都知道,一撇一捺的“人”字看似简单,其实要写好很不容易。可一旦把“人”字写漂亮了,会感慨良多,感叹汉字书法独特魅力。“人”字写好了,再写大、天、会、合、余、春等字就有了扎实基础。
若是用英语来写“人”,至少会写出person或people这样的单词,单词在字母的连接中说不上有何有机组合,其字母的书写通常难得有耐人寻味的意蕴。对比读同样内容的英汉语,所获美感不大一样。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从笔划的延续到一个字的最后组成,奥妙无穷。有时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篇汉字写就的文章,像是一幅幅画的组合。比如汉字的“人”字,怎么看都是一个在行走的画面。用毛笔认真书写“人”字,更能真切地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启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么多仁人志士和普通百姓,对汉字不断重复的毛笔书写会乐此不疲,如痴如醉。
前些年我做海员,货轮靠泊能代港时容易看日本人的电视,曾见这样的画面:有个男人,一只脚被反绑在十多米的杆上,他再俯身下来用毛笔娴熟地在大张白纸上写出“春”字,围观者皆为其喝彩鼓掌。由此可见汉字书法在日本还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回头说“人”字的描红,描红的提示说,用毛笔模拟书写“人“时要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在我看来,上述提示既是对汉字书法的指导,也是对如何做人、如何做成功的人、如何做大写的人的启示。我理解的启示:我们生而为人首先得勇敢地面对世上的一切困难,正所谓“逆锋起笔”,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能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更不能迷失了自我,即“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后,积累了非同寻常的实力,或才“缓缓出头”。当然,任何启示和说教都可能有其局限的意义,就各取所需吧。
高考二卷语文满分作文 篇二面朝黄土,他扛起了一个家,而今花白了发,他依然健朗,只因拄着心灵的拐杖。
——题记
黑色的外壳,机身宽而稍薄,超大的矩形屏幕,约莫指甲盖大小的按键。
这是一台手机,一台“老人机”。此刻的它正被老人握在手里,粗糙的指腹轻轻摩挲着机身,温柔而缠绵。老人在等待着什么,在这等待的过程中,他可以慢慢地,回忆些什么。
那该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年头,别说手机了,连电话都没有。的通信方式便是写信。一笔一划的思念,一字一句的关心,被装进一个简易的信封里,贴上八分的邮票,寄往未知的远方。
信是寄了,却不一定到得了游子手中,有那么几年,与在外打工的女儿失去了联络,也不知多少次含了泪,怔怔地望着被退回的信。寄不出,只能等女儿寄来。白日里总有干不完的农活,便时常趁夜往村头跑,只盼得女儿的信已经送到了村长家。山里不比平原,家家户户都散落在大山里,一个来回,少说也得两个小时。去时傍着夕阳,心中急切,三步并作两步,可临近村头,望着村长屋里的灯光,又踯躅起来。去得多了,村长早晓得他的来意,看着他三天两头跑,信却没有消息,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是常事,这样的担忧,村长也深有体会,看他这般,竟是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而他一见村长的神色,便知道希望再次落空。回时步子明显慢了下来,几步一回头,明知夜里不可能有邮递员送信,却还是忍不住期待。渐渐远了人家,独行于寂寂山林中,看一轮残月锁一汪忧愁思念在浑浊的眼中。
可纵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也不曾想过放弃。只要有那个盼头在,只要拄着心灵的拐杖,多走几趟夜路又何妨?只是那心里的思念与牵挂,支撑着他,也折磨着他。
后来终于有了电话。红色的固定电话,被放在那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旁,正对着窗,信号时有时无。没有来电显示,白天外出干活的他们,也不知孩子们究竟有没有来过电话,有没有什么急事。便只好在夜里等。他和老伴怕因为耳朵不好使,漏听了铃声,索性端了饭菜在房里吃。一抬头,便看见那电话安安静静蜷在那一隅。吃饭,两人便守在电视机旁,说是看电视,心却系在那红色物什上。有时这一等,便是几个钟头。他们习惯早睡,却也非等到熬不住了,才想着自己给孩子打去。一再起身,胡乱换了几次频道,才终于拿起了话筒。刚按下几个键,又犹豫了,放下听筒,回头与昏昏欲睡的老伴商量着要再等一会儿。虽说孩子们说是不会妨碍,他却始终担心会打扰他们工作。直至熟悉的铃声响起,精神一震,忙接起电话。如此,这一夜才睡得安稳。
也就是三年前吧,女儿给他买了一台诺基亚手机。初时不会使用,眼见着有电话打进,不是忘了按接听,就是错按了挂断,对着手机说了半天,也不见得那头有反应。好不容易学会了,便天天手机不离身。去山里干活也带着,却又怕摔了,小心翼翼地揣在上衣口袋里,时不时掏出来瞅一眼。天热,小心地将外套往树枝上挂着。正干着活,忽觉铃声响起,可手中或砍或锯,不好立刻放下,只得一边加快了手中动作,一边侧目往树枝那边望去,留心听着,只盼得它响得久一点。那铃声却偏不如人愿,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待放下活计,胡乱在衣服上抹净了手,径直往树下去。取了外套掏出手机,一看,哪有什么未接来电?原是太过紧张,听差了。其实孩子们也忙,不可能天天打电话,可他是生怕了错过哪怕一通电话。
老人机则是今年换上的。他无意间向女儿提起过手机屏幕太小,看不清楚,怎想女儿回家时便给他带了一台老人机。宽大的屏幕,大号的字体,操作简单,还有语音短信。这样一个什物握在手里,总觉得有一股子暖意。
这样一个小东西,竟能传来千里之外的声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它真真实实地为他支撑起一片天,支撑起思念,让他能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享受到天伦之乐……
灰暗的屏幕忽然亮了起来,熟悉的铃声响起。老人机震动着,唤回老人飘远的思绪。略一低头,他清楚的看见屏幕上显示着“孙女”的字样,熟练地按下了接听键。
那头,欢快的声音传来:
“爷爷,我们回来过中秋,给您和奶奶带了月饼……”
……
老人悠闲地躺在老藤椅上,嘴角上翘,月光洒下,照亮了他眼中那溢满了的幸福和满足。
再过得两日,月,就圆了……
2021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 篇三撇捺绘框架落笔书人生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高二(2)班范晴
人字仅两笔,一撇一捺,道尽人生无限。做人当如写人,需以中庸道绘己框架,亦以自省心描红人生。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坚实踏出人生第一步。
登高须从低,踏远要从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内卷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主题。面对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难免焦躁:对竞争的忧惧、对物欲的渴望、对生活的无措,让我 ……此处隐藏2240个字……拥有的时间又能有多长呢?即使了,一时快乐,但是也抵不了长时间的担忧。因此我最讨厌分数,畏惧考试。
每到考试时我就手忙脚乱。考试前一天,心里下着小雨,忧虑像一张网,牢牢地束缚着我;考试时,或风平浪静,或笑逐颜开,或一筹莫展;一旦考砸了,心中宛如暴雨即将来临,阴沉得怕人。考试卷上一个个鲜红的大叉,就像一把把沾着殷红鲜血的小刀,让我痛苦不堪。我不明白:老师曾无数次告诉我们考试只是为了检验我们学习的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可是为什么分数却成了我们的负担?
分数到底是什么?在家长的眼里,它代表了荣誉、面子。每次坐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成绩,家长可以骄傲地向周围人炫耀“我的孩子得了第一名”“我的孩子又考了一百分”。可是你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的孩子为此付出了多少?每次回家,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看你们买来的课外书、复习资料,每天都苦读到深夜。时间长了,很多人都戴上了眼镜。即使这样刻苦地学习,分数还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忧心忡忡,生怕考得不好;了,又担心下一次被别人超越;考差了,自己羞愧万分,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
分数给我的压力也很大。我记得有一次单元测验,我破天荒只拿到了63分。老师同学或严厉,或惊异,或惋惜,或不屑的目光压得我抬不起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了。终于放学了,我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爸爸微笑着问:“纤纤,考了多少分啊?”我低着头,小声地说:“63。”慈爱的父亲不见了。父亲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对我咆哮:“你怎么回事?居然只有63分?退步这么大,你每天到底在干什么?”我吓坏了,不敢回答爸爸的责问,只是躲在一角默默流泪。此时,我是多么痛恨考试,痛恨分数啊!
考试原本只是为了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自己和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可是残酷的分数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让他们成为考试的笼中鸟。分数啊分数,你左右了我的喜怒哀乐,给我带来了沉甸甸的负担,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啊?如果分数不是那么重要该有多好!
2021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 篇七写“人”与做人
作者:陈大平
一撇一捺,“人”字看似简单,其实难写,即使最优秀的书法家,一辈子也未必写出一个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人”字;一生一死,人生在世,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难,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难!
雷锋日记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短暂的22年生涯中,他几乎每天都勤勤恳恳地学习文化,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当时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亲笔题书,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几十年过去了,学雷锋,做好事,依然风靡全国,永不过时。从这个意义上讲,雷锋虽然是小兵一个,但他的人生“重于泰山”。雷锋精神符合社会潮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如何做到为人民服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各有不同。对于当代青年,在校学生的我们,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其中,刻苦学习,锻炼身体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我们要用知识武装头脑,用锻炼来强壮身体,将来走出社会,走向各行各业,我们才能随时干好本职工作,才能随时报效祖国。周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要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北京大学数学奇才、年轻副教授韦东奕,人称“韦神”,最近一不小心成了“网红”。他国内国际大小数学竞赛金牌银牌拿到手软,在数学方面的造诣已到了登峰造极、独孤求败的境界,成就媲美“陈景润”。北京大学一著名数学教授曾这样对学生介绍“韦神”:“以后你们数学方面有什么难题,随时可以问我,我不懂的话就问韦东奕老师,如果韦东奕老师也不懂,那说明这个题出错了”。在数学博士导师的眼里,“韦神”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可见他取得的成就有多高!就是这样一个大咖神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在芸芸众生里,一点都不显得出众,甚至有些寒酸。接受采访时,他腋下夹着矿泉水,手里拿着还未啃完的白馒头,头发有些凌乱,衣有些冠不整。要知道,他父母可是教授学者,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好得不能再好,自己又是世界级的数学奇才、北大博导……这一切的一切,给人的反差如此之大。与芸芸衣食众生相比,你能说“韦神”活得没有意义吗?
《钢铁是怎样炼成》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奉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无奋斗,不人生。我想,这也许就是保尔--柯察金、韦神和吾辈活着的意义吧!
2021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作文 篇八描摹成长道路书写精彩人生
作者:海南中学高一(1)班胡国炫
青年人,是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力量。作为青年人,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是时代给我们的考题。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课,我们应该先学会做人做事,就如写字一样,在横竖撇捺间描摹成长的道路,在字里行间书写精彩的人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开始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适应。所以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学会积累经验,在逆境中前行,克服困难。正所谓“逆锋起笔,藏而不露”。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新事物,适应新环境,我们就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开始之后,便是发展和成长的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做到“不偏不倚”,也就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始终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方向正确,即使经历曲折,也终会到达目的地;方向错误,即便用尽一切,也终将与成功失之交臂。我们常在新闻上看到那些因贪污腐败而被法律惩戒,最终身败名裂的官员。他们虽然有很好的起点,但他们没有做到从始至终为人民服务,他们没有做到“不偏不倚”,因而最后不得民心,走向失败。
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分叉路口。如何去选择自己的道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正确的选择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反之则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当选择摆在面前时,我们也要学会“停滞迂回”,认真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再“动笔”。钱学森先生曾面临着留美深造和归国发展两个选择,尽管很多人都劝他留在美国,但他毅然选择了回到故乡去,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果钱老当年没有做出那样的选择,我们今天或许就不会认识他的名字,我们的祖国也会缺失一名栋梁之材。
写字要遵循一定的技法才能写出方正的中国字,而做人要坚守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代青年正处于世界局势大变革的时代,国家迫切需要栋梁之才来撑起东方雄狮的脊梁。因此,我们青年人应该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道德品格,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人上人”,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1高考作文解析及(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