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各县市区交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研究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进一步深化我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出部署。刚才,部分县市区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受市委书记*同志委托,我代表市委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增强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以来,*市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按照党中央和*省抓城市工作总体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不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实践看来,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这里要大家记住几项原则:一要切实抓好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重要讲话、重要批示、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总书记讲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要转变思维方式,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各级议事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二要切实抓好*省《年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任务落实,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适应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带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强化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及时感知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三要切实抓好《*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各项工作,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既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
二、全面总结五年来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路
5年来,各县市区各部门坚持高位谋划、重心下移协同推进,坚持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一体严密,坚持放权赋能、减负提效共同发力,坚持资源保障、队伍力量同步抓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市委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于2019年、2021年先后印发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二是领导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责任体系,推动四级联动、协同用力。全覆盖逐级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实施“书记领航”工程,形成了市委书记挂帅、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在县市区层面,不少都建立了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或组长的领导协调机制。三是组织体系日益严密。健全完善“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党的基层组织链条,深化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推进党建、治理、服务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以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带动构建全覆盖的基层治理网络。四是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综合运用听证会、议事会、恳谈会等平台载体,组织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形成党建“同心圆”、治理“一盘棋”。五是工作队伍持续建强。健全岗位等级序列,完善选育管用机制,队伍年龄结构、素质能力得到优化提升。去年全市社区“两委”集中换届完成后,“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为*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其中党组织书记45岁以下的占*%,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六是保障力度明显加大。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权力向基层下放、编制向基层下沉,强化人财物保障,推动责权利对等,*个街道被赋予区域综合管理权等相应职权,*%的社区落实了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街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总的看,经过各县市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不断显现,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基层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平时之功”转化为联防联控的“应急之力”,广大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为有效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疫情防控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中央谋划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前瞻性、正确性,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这方面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希望下一步,大家在工作中:一要把握城镇化深入推进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不断涌现,一些村改社区和集中安置社区,亟需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二要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提出的新要求。我市流动人口达*百万,其中不少是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对他们实现全覆盖。这都要求我们更好地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起来,促进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让居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三要把握矛盾风险易发多发带来的新挑战。从一些地方防控疫情、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等情况看,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预判不足,有的观念陈旧落后、管理简单粗放,有的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不够紧密,遇到紧急情况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我们要适应新情况新要求新挑战,正视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把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更有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以健全体制机制为关键,以强化基础保障为支撑,以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为抓手,进一步建强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一贯到底的“动力主轴”,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 ……此处隐藏2060个字……同志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不同程度存在不敢、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传帮带”,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帮弱等方式,传授好经验、好方法、好作风,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强化激励保障。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各项措施,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完善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正常增长机制,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确保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干得好、有奔头。要突出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关,严格落实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加大从有一定任职年限、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力度,进一步打破岗位发展“天花板”。要持续开展社区减负专项行动,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集中整治社区台账多、牌子多、督查检查考核多等问题,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联系服务群众。
第四,深入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是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实体支撑,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市党群服务中心虽已建立,但功能不完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下一步,要按照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信息集成化的要求,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优化升级。要落实“15分钟服务圈”要求,综合考虑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一体贯通、全面覆盖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要把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整合进党群服务中心,特别是注重统筹相关部门在街道社区设立的各类活动阵地,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
第五,探索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今年组织部在推进物业党建联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试点实践后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但应当看到,这项工作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难、党员业主作用发挥难、街道社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企业领导难等尚未完全破题。下一步,要聚焦问题、攻坚克难。一是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可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引导企业招聘党员员工等方式加强党的工作覆盖。要依托各级住建部门及物业行业协会建立物业行业党组织,加强行业党建工作。二是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在业主委员会组建和换届过程中加强人选把关,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推动符合条件的业主委员会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三是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协调共治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主委员会成员,鼓励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积极探索小区网格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互动方式,组织居民有序参与物业相关工作,共建美好家园。
第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要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刚才,*街道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做法,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要全市推广学习*街道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努力打造更多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要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方式载体,引导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化解纠纷。要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鼓励党员在居住地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通过兼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方式,带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要充分发挥居民公约、小区公约等规范作用,培育居民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
第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城市治理方式更加便捷、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在小区配备集纳健康码核验、人脸测温、口罩识别等多重功能的“电子哨兵”,大大缓解了防控力量不足问题。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与科技同行,注重提升信息集成和智慧治理水平。要推动把街道社区纳入市、区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让信息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一线。要注意整合现有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区治理、数字城管等各系统信息资源,建设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需要注意的是,在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上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攀比、贪大求洋,更不能搞成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以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为前提,依法加强敏感数据监管,规范使用权限,注重保护居民个人信息权益,防止信息泄露、滥用。
四、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
一要落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属地责任,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新就业群体大多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单,多数与平台企业没有固定劳动关系,依靠过去那种通过单位管人头、做工作的办法难以行得通。从调研情况看,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的服务区域与街道社区网格基本重合,因此可以发挥街道社区属地管理功能和兜底作用,加强对他们的联系管理。要依托街道社区、网点站点灵活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把新就业群体中的党员组织起来,通过党员扫码管理、组织生活纪实、定期反馈激励等措施,引导他们就近就便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有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要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管理机制,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做好走访关爱、跟踪管理工作,流入地党组织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党员表现情况,全链条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管理。要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到服务区域街道社区报到备案制度,鼓励引导他们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队”、服务群众“志愿者”。要推动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服务设施等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整合利用闲置用房、地下空间等资源为他们提供方便,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二要以平台企业为牵引,推动实现新业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必须牵住平台企业这个“牛鼻子”。要督促平台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依托属地抓好平台企业分支机构及合作企业、加盟企业党组织建设,由属地党组织负责具体指导和日常管理,企业总部党委结合经营管理加强党建工作指导。要针对平台企业组织架构变动频繁、持续铺点建网的实际,推动企业把党组织延伸到业务板块、分支机构、项目团队、基层网点。要加强对平台企业出资人及高管的教育引导和政治吸纳,符合条件的积极培养发展为党员。要健全平台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制度安排,指导企业党委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意识形态、职工权益、公众利益等重大事项实行前置研究会商,强化政治把关作用,引导平台企业遵纪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三要坚持上下贯通、条块协同,健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领导体制。针对平台企业跨区域、跨层级、跨行业的特点,强化党委的直接领导,加强互联网行业党委建设,突出抓好重点类型、重点企业党建工作。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